在PDC钻头的设计制造中,主要使用传统的测量工具(如钻头量规、角度尺、千分尺等)进行测绘,一般很难得到精细的模型;对PDC钻头的加工质量进行检验时,一般也是使用上述传统的测量工具,或者只进行目测检验。这些常规技术都存在精度低、效率不高、方法不系统等问题。三维扫描及逆向设计技术具有技术先进、精度和效率高等特点,近年来在工业制造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1-2]。因此,将三维扫描及逆向设计技术应用于PDC钻头的设计制造及加工质量检验成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国内一些学者也对其进行了初步研究和探讨[3-9],不过截至目前尚无全面、系统化的研究成果。为此,笔者通过应用新型便携手持式三维扫描仪及相关设计软件,进行了PDC钻头逆向设计及改进、钻头体加工误差检验、钻头磨损分析及改进等工作,旨在拓宽三维扫描及逆向设计技术的应用范围,为PDC钻头的研制工作提供参考。
1 三维扫描及逆向设计技术简介三维扫描技术是指[10-11],通过三维扫描仪测量空间物体表面点的三维坐标,得到物体表面的点云信息,并转化为计算机可以直接处理的三维模型的一种技术。该技术属于复杂外形高精度数据采集技术,具有自行定位、数据精确的特点,已广泛应用到建筑、船舶、汽车、大型复杂结构设计、模具制造等领域。
逆向设计一般是指[10-12],对实物表面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后,利用可实现逆向三维造型设计的软件重新构造实物的三维CAD模型,并进一步用CAD/CAE/CAM系统实现分析、再设计、数控编程、数控加工的过程。逆向设计通常应用于产品外观表面设计。逆向设计一般的流程如图 1所示。
2 PDC钻头三维扫描及逆向设计方法在PDC钻头的加工制造中,利用三维扫描技术可以得到钻头的三维模型,从而进行逆向设计及加工误差检验。PDC钻头的体积不算大,数据量也不多,适合使用便携手持式三维扫描仪。该类型的扫描仪无需外部定位系统,用户可以在扫描期间按自己需要的方式移动物体(动态参考),而且周围环境的变化也不会影响数据采集的质量和精度,扫描的同时可以与计算机连接,将采集到的数据存储到计算机中,以便进行后处理。
对于PDC钻头的加工制造,利用逆向设计技术可以缩短设计周期、改进产品设计、通过实物重建丢失的模型文件等。在PDC钻头逆向设计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如何得到设计参数。这些参数一般包括切削齿、刀翼、水眼等的尺寸、位置及角度等,涉及到基准点、圆心、直线、圆、平面、圆柱体等不同类型的几何元素。基准点、圆心等属于特征点,属于最底层的几何元素。直线、圆属于特征曲线,平面、圆柱体等属于规则曲面。由于计算复杂,为了求取这些特征参数,一般需要借助于专业的逆向设计软件,先进行数据分块,将切削齿、刀翼、水眼等部位分割出来,然后对这些特征进行识别(可以是人机交互式的识别,也可以是软件自动识别),再利用最小二乘法等数据拟合方法进行拟合[10-11],得出所需要的设计参数,最后进行CAD模型重建,完成PDC钻头的逆向设计。
3 PDC钻头三维扫描及逆向设计步骤 3.1 钻头原型的选取进行PDC钻头的三维扫描及逆向设计时,需要根据现场实际先选取钻头原型。笔者选取一只使用过的ϕ215.9 mm五刀翼、ϕ16.0 mm复合片的胎体PDC钻头作为原型(如图 2所示)进行研究。该钻头已经使用过,且受到损伤,需要对其进行三维扫描,然后逆向设计还原出三维CAD模型,并根据现场使用情况进行相关改进,然后用于生产制造。
3.2 钻头模型的建立使用便携手持式三维扫描仪,在钻头的非关键、光滑部位贴上扫描需要使用的面片,设置合适的分辨率和快门后进行扫描,得到初始的钻头模型(如图 3所示)。
初始的钻头模型由于存在无关网格、网格缺失、模型文件过大等问题,不能直接用于逆向设计,需要先进行预处理。使用三维逆向设计软件进行面片网格优化、裁切、简化、修补等操作,然后进行特征对齐,将初始坐标系转换成钻头设计需要的坐标系,以便于进行下一步的逆向设计。预处理后的模型如图 4所示。
3.3 钻头模型的分割为了得到精确的布齿数据,利用逆向设计软件,对钻头模型进行分割(即数据分块),拾取切削齿位置,每个刀翼作为一个图层分别处理, 如图 5所示。
3.4 钻头参数的逆向求取利用逆向设计软件对分割出的每个切削齿进行圆柱体拟合,拟合出切削齿所在的平面和圆。拾取圆心坐标(x,y,z),然后进行进一步的坐标换算,得出平面布齿坐标(y,r),其中y表示切削齿的定位高度,r表示切削齿的定位半径。根据这些平面布齿坐标绘制布齿图。因为有误差,需要进行微调。对钻头冠部、接头、水眼、水槽等部位进行同样的处理,测量相关尺寸,最终得到设计所需要的参数,包括钻头冠部轮廓、切削结构(布齿图、各个切削齿的角度等)、各个刀翼间的夹角、水力结构(水眼的直径、位置、角度)等,处理结果如图 6所示。
3.5 钻头的改进措施原型钻头在现场使用过程中存在易泥包、耐磨性相对较差、钻速相对较低等问题,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进,包括增强耐磨性、加入防泥包设计、适当提高攻击性等。具体的改进措施有:
1) 冠部轮廓。内锥、外锥保留原型钻头的特征,保径加长10.0 mm,以增强钻头的耐磨性和稳定性。
2) 切削结构。主要从4个方面改进:布齿密度方面,相比原型钻头主切削齿不变,在主动保径部位增加2个齿,以提高耐磨性;后排齿直径13.0 mm,其与前排齿的高度差提高至2.0 mm(原型钻头为1.3 mm),以提高钻头的攻击性;主切削齿出露高度提高至8.0 mm(原型钻头6.0 mm左右),这样也可以适当提高钻头的攻击性;切削齿后倾角由心部15°向外逐渐增加到20°(原型钻头为15°),以提高外侧齿的抗冲击性。
3) 水力设计。刀翼厚度相比原型钻头较薄,水槽采用大而深的排屑槽; 仍保留7个喷嘴,但采用不同直径的喷嘴进行组合,以保证井底钻井液为紊流流态,增强清洗能力,降低泥包概率。
4) 稳定性设计。为提高稳定性,采用5°螺旋刀翼(原型钻头为直刀翼,没有螺旋),使切削齿不同时吃入地层。
逆向设计并改进后的钻头布齿如国7所示。
3.6 误差分析及设计结果根据得到的钻头设计参数,使用三维设计软件绘制还原出三维模型。完成后,使用专业逆向设计检测软件(如Geomagic Control)对其进行误差分析(如图 8所示)。如果误差较大,返回模型阶段进行修改,直至误差减至要求的范围内。误差大小符合要求后,完成最终的逆向设计模型,如图 9所示。
3.7 毛坯检验将逆向设计得到的PDC钻头模型用数控机床加工成钻头毛坯,对其进行三维扫描,然后将扫描的模型和设计模型进行误差比对。初次加工的毛坯与设计模型的误差分析如图 10所示。图 10中,中心齿孔颜色为橙色—红色,说明加工的齿孔比原设计模型的齿孔要小,通过调整数控机床相关参数后该问题得以解决,加工精度满足要求。
4 现场应用将逆向设计的ϕ215.9 mm五刀翼、ϕ16.0 mm复合片的PDC钻头在胜利油田盐22-B井试用后,利用三维扫描技术对其进行了磨损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结果进行了改进。截至目前,改进后的钻头已在胜利油田2口油井和长庆油田2口气井进行了应用,共应用4只钻头,相比同地区使用的原型钻头效果有明显提高。
4.1 钻头磨损分析及改进逆向设计的PDC钻头在盐22-B井进行试用时钻遇沙4段地层,进尺255.00 m,机械钻速6.46 m/h,试用前后的钻头如图 11所示。
对试用后的钻头进行三维扫描,将扫描的模型和设计模型进行了对比,然后进行了体积磨损量分析[13],磨损分析结果如图 12所示。
从图 12可以看出,磨损主要集中在钻头肩部齿及保径部位(蓝色部分)。为进一步提高钻头性能,进行了针对性的改进:1)在磨损较集中的肩部齿等部位选用耐磨性和抗冲击性强的PDC复合片;2)增加保径堆焊层的厚度及强度,以增强耐磨性及耐冲蚀性;3)调整肩部齿的角度,增大磨损特别严重切削齿的角度,在没有布置后排齿的位置设置减震元件,以保护前排齿。
4.2 改进后钻头的使用效果改进后的PDC钻头分别在胜利油田2个地区和长庆油田2个地区进行了应用,应用情况见表 1。由表 1可知,应用逆向设计并进行改进后的PDC钻头,无论进尺还是机械钻速,都较原型钻头有很大提高,并且降低了发生泥包的概率。可见,将三维扫描及逆向设计技术应用于PDC钻头的设计制造,具有很好的效果。
序号 | 钻头 | 使用地区 | 使用井号 | 钻遇地层 | 进尺/m | 机械钻速/(m·h-1) | 是否泥包 |
1 | 原型钻头 | 胜利东辛 | 盐22-A | 沙4段 | 107.00 | 5.25 | 否 |
试验钻头 | 胜利东辛 | 盐22-B | 沙4段 | 255.00 | 6.46 | 否 | |
改进钻头 | 胜利东辛 | 盐22-C | 沙4段 | 341.00 | 6.89 | 否 | |
2 | 原型钻头 | 胜利桩西 | 桩169-A | 沙河街组、中生界 | 410.00 | 8.72 | 否 |
改进钻头 | 胜利桩西 | 桩169-B | 沙河街组、中生界 | 467.00 | 9.16 | 否 | |
3 | 原型钻头 | 长庆靖南 | G65-A | 刘家沟组、石千峰组 | 330.00 | 5.69 | 是 |
改进钻头 | 长庆靖南 | 高桥-B | 纸坊组、刘家沟组、石千峰组 | 502.00 | 6.88 | 否 | |
4 | 原型钻头 | 长庆宜川 | 宜-A | 纸坊组、和尚沟组、刘家沟组、石千峰组 | 820.00 | 10.00 | 是 |
改进钻头 | 长庆宜川 | 宜-B | 延长组、纸坊组、和尚沟组、刘家沟组 | 1 108.00 | 15.61 | 否 |
1) 三维扫描及逆向设计技术作为先进的复杂外形数据采集及设计技术,完全可以应用于PDC钻头的加工制造,用来解决传统技术精度低、效率不高、方法不系统等问题,提高PDC钻头的研发制造水平。
2) 利用三维扫描技术,可以得到PDC钻头或钻头体毛坯的三维模型,用来进行逆向设计、钻头体加工误差检验、钻头磨损分析等工作;利用逆向设计技术,可以逆向得到相对应的PDC钻头CAD模型,用来优化改进PDC钻头设计,以缩短设计周期、提高PDC钻头现场应用水平。
3) 三维扫描及逆向设计技术在PDC钻头研制中的作用突出,用该技术设计制造的PDC钻头现场应用效果良好,建议推广应用。同时,为进一步提高扫描精度和逆向设计效率,建议开展更深入的研究。
[1] |
刘勇, 赖啸, 郭晟, 等.
基于Geomagic的叶轮逆向建模与再设计研究[J].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17(6): 51–52, 56.
LIU Yong, LAI Xiao, GUO Sheng, et al. Study of reverse design and reverse modeling based on geomagic for impeller[J]. Mechanical Engineering & Automation, 2017(6): 51–52, 56. |
[2] |
丛海宸, 成思源, 姜自伟, 等.
基于设计知识重用的逆向产品创新[J]. 现代制造工程, 2017(11): 60–64, 119.
CONG Haichen, CHENG Siyuan, JIANG Ziwei, et al. Reverse engineering in product innovation based on design knowledge reuse[J]. Modern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2017(11): 60–64, 119. |
[3] |
况雨春, 王元吉, 冯明, 等.
PDC钻头布齿参数的逆向设计与优化[J]. 工程设计学报, 2017, 24(5): 545–554.
KUANG Yuchun, WANG Yuanji, FENG Ming, et al. Reverse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PDC bit cutter parameters[J]. Chinese Journal of Engineering Design, 2017, 24(5): 545–554. |
[4] |
王元吉. PDC钻头布齿参数的逆向分析技术研究[D]. 成都: 西南石油大学, 2017.
WANG Yuanji. Research on reverse analysis technique of PDC bit cutter parameters[D]. Chengdu: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2017. |
[5] |
孙文磊, 邱清烨.
PDC钻头的尺寸还原与数控加工仿真[J]. 机床与液压, 2009, 37(6): 190–192.
SUN Wenlei, QIU Qingye. Size reduction and NC simulation of PDC bit[J]. Machine Tool & Hydraulics, 2009, 37(6): 190–192. |
[6] |
张建平.
PDC钻头逆向设计方法研究[J]. 机械工程师, 2012(10): 77–79.
ZHANG Jianping. Research on reverse design method of PDC bit[J]. Mechanical Engineer, 2012(10): 77–79. DOI:10.3969/j.issn.1002-2333.2012.10.036 |
[7] |
董宗正, 朱文锋, 杨波, 等.
基于三坐标测量机的PDC钻头逆向工程研究[J]. 石油和化工设备, 2017, 20(2): 30–33.
DONG Zongzheng, ZHU Wenfeng, YANG Bo, et al. The reverse engineering study of PDC bits based on a three-coordinate measuring machine[J]. Petrol & Chemical Equipment, 2017, 20(2): 30–33. |
[8] |
张军锋, 李晓军, 张欣.
逆向工程在81/2″扭冲钻头设计中的应用[J]. 冶金丛刊, 2016(6): 5, 12.
ZHANG Junfeng, LI Xiaojun, ZHANG Xin. Application of reverse engineering on 81/2″torque-hit bit design[J]. Metallurgical Collections, 2016(6): 5, 12. |
[9] |
王占伟.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PDC钻头制造中的应用[J]. 西部探矿工程, 2015, 27(7): 34–36.
WANG Zhanwei. The application of 3D laser scanning technology in PDC bit manufacturing[J]. West-China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2015, 27(7): 34–36. |
[10] |
陈涛. 逆向工程中数据分块和规则曲面拟合算法的研究[D]. 南京: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4.
CHEN Tao. Segmentation and regular surfaces fitting in reverse engineering[D]. Nanj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2004. |
[11] |
谭昌柏. 逆向工程中基于特征的实体模型重建关键技术研究[D]. 南京: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6.
TAN Changbai. Research on key technology in feature-based reconstruction of solid model in reverse engineering[D]. Nanj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2006. |
[12] |
田京燕.
PDC钻头三维设计软件的开发[J]. 石油机械, 2009, 37(5): 32–34.
TIAN Jingyan. PDC bit 3D design software development[J]. China Petroleum Machinery, 2009, 37(5): 32–34. |
[13] |
樊洪海, 冯广庆, 肖伟, 等.
基于机械比能理论的钻头磨损监测新方法[J]. 石油钻探技术, 2012, 40(3): 116–120.
FAN Honghai, FENG Guangqing, XIAO Wei, et al. New approach for real-time bit wear monitoring based on the theory of MSE[J]. Petroleum Drilling Techniques, 2012, 40(3): 116–120. |